MT電子武則天 - MT電子武則天V.1.8.8大全
中國經濟的底氣來自于多個方面。一是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既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規模市場,中國人口達14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未來十幾年將達到8億人,消費需求廣闊且增長潛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對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內生動力發揮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質勞動力。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向“人才紅利”提升,人才資源總量、研發人員總數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每年1000多萬大學生走入社會,這些都是中國發展的獨特優勢。五是綠色轉型卓有成效,中國過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綠色經濟”已不是賠錢經濟,而已成為新的增長源。六是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企業數增加至約40萬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92.1萬件。綜合上述因素,我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MT電子武則天
三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日兩國取得今天的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體系功不可沒。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堅持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持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積極參與和引領區域一體化進程。希望中日兩國作為主要經濟體,共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打造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世界經濟進一步復蘇發展。
MT電子武則天吳江浩: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外資企業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確實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國,但沒有出現所謂“逃離潮”。過去幾年,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跨國投資出現普遍性下滑趨勢。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統計,2023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額減少18%,主要外資流入目的地都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減少47%,東盟減少16%。與之相比,外國投資者對華投資熱情并未減退,依然堅定看好中國發展前景。2023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元人民幣,引資規模僅次于2021年、2022年,處于歷史第三高。同時,中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引資占比達到37.4%。